欢迎来到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官方网站!
学生处

【科普宣传】4.2世界孤独症日——倾听来自星星的声音

发布日期:2024-04-02 浏览次数:1463

       2024年4月2日,是第十七个世界孤独症日。今年的主题是“全生涯服务,全方位关爱”,旨在呼吁社会重视孤独症服务体系与关爱体系建设,广泛开展科学的社会倡导活动,使社会大众正确理解孤独症,使孤独症人士的社会生活障碍更少。

       孤独症,全称孤独谱系障碍,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、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。该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,一般是三岁以前,主要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。以社会交往障碍、交流障碍、兴趣狭窄、刻板重复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干预,对孤独症患儿预后将会有更好的影响。

      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,全球孤独症的患病率约为3%-5%,男女比例约为3:1。2023年3月24日,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发布了最新孤独症的患病筛查数据:每36名8岁儿童中就有1名患儿确诊孤独症,是20年前的4倍多。在中国,有数据显示,在0-6岁儿童中,每55个孩子里就有一个孤独症患者,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1000万名儿童被诊断为孤独症,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。

五“不”:孤独症的早期症状

       不(少)看:不喜欢眼神接触,大人与之说话往往无法保持面对面的姿势,也无法保持目光对视。

       不(少)应:不会望向别人手指的物体,不会关注别人所说的物品,缺乏共同注意;叫患儿名字时,患儿往往没有反应,或极少有反应。

       不(少)指: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,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用手指提出请求。

       不(少)语:孤独症患儿语言发育通常落后于同龄儿童,有近1/3的孤独症患儿甚至出现语言发育停滞或倒退的现象,即原来已经会说话,长大后反而不会说了。很多患儿常常是因为语言发育落后前往医院就诊而被诊断为孤独症。孤独症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个体差异比较大。会说话的孤独症患儿,说出来的话有可能语法异常、语调怪异,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话,自己也很难表达,经常答非所问;部分患儿只具有简单重复语言,鹦鹉学舌自言自语,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语句;严重的患儿则没有语言。

       其他不当行为

       (1)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。对父母的拥抱、安抚没有愉悦的反应,不会炫耀,不会寻求安慰,该怕的不怕,不该怕却怕,该笑不笑,有时又无故发笑,该哭不哭,有时又大哭不止。

       (2)对他人不感兴趣。自己按照定式独自玩耍,而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;

       (3)刻板行为和单一兴趣。患儿对人或动物通常缺乏兴趣,但对一些非生命物品可能产生强烈依恋,如瓶子、盒子、硬币、绳等都有可能让患儿爱不释手,如果被拿走,则会烦躁哭闹、焦虑不安。比如个别患儿喜欢反复按开关,喜欢看圆的、旋转的东西,玩具可以天天按同一图案摆放,每天只吃喜欢吃的食物等。可以是轻度的,也可以是显著的。

       (4)感官敏感不同。患儿敏感的内容和程度不尽相同,一些患儿会对大家不常注意的东西感兴趣,比如看到一些瓶盖特别兴奋;有的则对不同声音敏感,不喜欢的声音听到一点就会吓得惊叫;对有些特定食物非常敏感,吃到一点就会呕吐不止,或含在口中不愿吞咽;有的对于皮肤接触很敏感。

(文章来源 | 校园心理教育与危机干预公众号,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)